1、HS编码:
全球通用的商品分类编码(6位基础,各国可扩展至8-10位)。
至关重要!决定了适用的关税税率、监管条件(许可证、检验检疫)、贸易统计和原产地规则。
归类错误可能导致罚款、补税、延误甚至法律风险。务必准确查找或咨询专业人士。
2、原产地:
指货物的“经济国籍”。由原产地证书证明。
用于确定是否适用最惠国税率、协定优惠税率(如RCEP、自贸协定)、反倾销反补贴税等。
充分利用优惠原产地证可以显著降低关税成本。
3、海关估价:
海关确定货物完税价格的方法。主要依据是成交价格(CIF价),但需符合一定条件。
发票价格是基础,但海关有权质疑并进行调整(如认为买卖双方存在特殊关系影响价格)。
4、许可证件和监管条件:
许多商品进出口需要事先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准或许可证(如濒危物种、药品、武器、两用物项、部分农产品、部分机电产品等)。
务必在签订合同和发货前确认货物是否需要许可证,并提前申请。
5、检验检疫:
涉及安全、卫生、健康、环保、动植物保护的货物(如食品、化妆品、动植物产品、旧机电、化学品等)通常需要接受检验检疫,提供相应证书。
进口国要求尤其严格,务必提前了解并满足要求,否则可能导致退货、销毁或严厉处罚。
6、单证的准确性与完整性:
“单单一致、单货一致”是基本原则。所有提交给海关的单证(发票、箱单、提单、许可证、证书等)之间信息必须一致,且必须与实际货物相符。
任何错误、遗漏或矛盾都可能导致清关延误、查验、罚款甚至被认定为走私。
7、关税与税费:
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进口商需要清晰了解并预算关税、增值税、消费税及其他可能的费用。
税费计算公式通常为:关税 = 完税价格 × 关税税率; 增值税 = (完税价格 + 关税) × 增值税率。
8、委托专业报关行:
清关法规复杂且不断更新,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和细节。强烈建议委托经验丰富、信誉良好的报关行或货运代理处理具体报关事务,他们能提供专业指导,规避风险,提高效率。